言语的温度

 浏览:3231 次
 0篇评论

晚自习的铃声刚歇,教学楼东侧的窄楼梯突然热闹起来。三三两两的同学踮着脚尖往前挤,像春天里争相绽放的樱花簇拥着枝干。我随着人潮挪动,发现灰白墙面上赫然贴着张A3纸,墨迹在月光下泛着青蓝。

这原是毕业多年的王小麓学长回校演讲后的余波。下午礼堂里,当主持人宣布进入提问环节时,有个男生突然从后排跃上讲台。他攥着笔记本的手微微发抖,语速快得像连珠炮,从课程设置说到教育公平。王学长始终保持着倾听的姿态,镜片后的目光温和如常。

此刻墙上的"大字报"正用夸张的修辞复述着那个场景。围观人群中,戴眼镜的女生小声说:"勇气可嘉但方式欠妥",后排男生立刻反驳:"这叫真性情!"我望着被挤皱的公告纸边角,忽然想起上周食堂里,邻座同学把汤碗碰翻在我校服上时,那句脱口而出的"对不起"里裹着的温度。

那个冲上讲台的身影确实闪着理想的光,可当话语化作疾风骤雨,再好的道理也会模糊了形状。就像去年校运会上,体育委员扯着嗓子催大家集合,反惹得人群迟迟不愿挪动;而班长轻轻敲响的铜铃声,却能像磁石般聚拢散落的队伍。

暮色中的公告纸最终被值班老师揭下,走廊重归宁静。我望着墙面残留的胶痕,忽然懂得:真理是块棱角分明的矿石,需要用礼貌的绸布裹着递送,才不会划伤接住它的手掌。

本文图片及内容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管理员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