赤子之心照山河

 浏览:3696 次
 0篇评论

清晨翻开历史课本,总会被那些炽热的名字灼痛眼眶。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时,眼前浮现的何止是幻灯片里的麻木看客?他分明看见整个民族在病榻上辗转,于是毅然以笔为枪,在《狂人日记》里写下"救救孩子"的呐喊。那些横竖撇捺化作漫天星火,至今仍在照亮我们审视自我的目光。

绍兴秋雨打湿青石板那年,秋瑾摘下珠钗换上戎装。她教女学生念"心却比,男儿烈"时,窗外的梧桐叶正簌簌作响。这个本该吟咏风月的女子,却在古轩亭口用鲜血写下对自由的理解。当我们抱怨作业繁重时,可曾想过百年前的同龄人,正用生命争取读书的权利?

西湖边岳王庙的松柏长青,树影里依稀能听见"莫等闲"的吟唱。十二道金牌召回的不是败军之将,而是整个民族挺直的脊梁。黄龙府终究没能踏破,但"精忠报国"四个字,早已刻进代代少年的掌心纹路。

历史长河奔流不息,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的星辰。不必遗憾生非乱世,此刻我们笔尖流淌的墨迹,课堂上迸发的思考,运动场上挥洒的汗水,都是献给祖国的情书。就像春天的蒲公英终将乘风远行,但它的根,永远深埋在这片温热的土地。

本文图片及内容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管理员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