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疆孤雁
浏览:3450 次
0篇评论
戈壁的寒风裹着砂砾打在青铜铠甲上,我望着李将军单骑远去的背影,手中长矛在暮色中划出冷冽的弧光。五千步卒的血染红了疏勒河,他本可自刎殉国,却选择向匈奴弯下膝盖——这个决定像块棱角分明的石头,硌得史书生疼。
长安城里传来诛灭三族的诏令时,他正在北海牧羊。干裂的指尖攥紧羊毛,南飞的雁阵掠过穹庐,他忽然想起出征前母亲缝制的护身符。那枚褪色的香囊里装着长安的柳叶,此刻正在寒风中簌簌作响,像极了掖庭狱中亲人的呜咽。
司马迁在竹简上记录这场战役时,毛笔突然折断。墨汁溅在"李陵降胡"四个字上,晕染成北疆苍茫的夜色。宫刑后的夜晚特别漫长,他总听见未央宫檐角的铜铃在响,叮叮当当敲碎了多少忠臣的脊梁。
二十年后的元凤元年,汉使持节来到匈奴王庭。须发皆白的老将军抚摸着使节带来的五铢钱,铜绿间恍惚看见少时练武的校场。当听到"陛下仍盼将军归汉"时,他笑着指向帐外啃食冰碴的羊群:"你看这些畜生,离了草原还能活么?"
雁门关的烽火台至今留存着刀劈斧凿的痕迹,游侠儿们传说那是李陵用长矛刻下的《答苏武书》。月光好的夜里,戍卒们能听见铠甲碰撞的声响,混着胡笳呜咽,在群山之间来回飘荡,像首永远弹不完的塞上曲。
本文图片及内容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管理员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