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一缕不灭的香魂
浏览:4954 次
0篇评论
春日的梧桐叶沙沙作响,我翻开泛黄的诗卷,遇见那位在词海里泛舟千年的女子。她鬓角簪着茉莉,笔下流淌着宋词最美的韵律。
李清照十六岁写下《如梦令》,汴京城里的海棠花便有了新的注解。当别家闺秀还在学绣花时,她已能在藕花深处与鸥鹭争渡。父亲李格非的书斋里,檀香常伴着墨香,少女捧着《史记》在窗下读到日影西斜,那些墨字在她心里种下清峻的风骨。
与赵明诚的姻缘像青瓷碗里新沏的茶。他们典当衣裳换碑帖,在归来堂赌书泼茶,把金石字画里的光阴酿成蜜。可金兵南下的铁蹄踏碎了茶盏,建炎三年的暴雨中,她抱着残存的《金石录》稿本,看长江水卷走了半生收藏。
晚年的梧桐更兼细雨,打湿了《声声慢》的笺纸。昔年赌书时溅在袖口的茶渍,化作词句里叠了七重的愁绪。但她依然守着临安城的孤灯,把离乱世事熬成墨,在宣纸上栽种永不凋谢的海棠。
八百年后,当我们在课本里读到"生当作人杰",依然能看见那个立在船头的女子。她不是易安的瓷娃娃,而是把整个宋朝的月光都装进行囊的旅人,即使乱世如风,也吹不散词心里那缕暗香。
本文图片及内容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管理员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