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六点,我总爱趴在书桌前看天光破晓。昨晚默写的《岳阳楼记》还摊在案头,铅笔盒里躺着五颜六色的荧光笔——它们像等待检阅的士兵,随时准备为灵感披上战袍。
妈妈说文字是时光的琥珀,这话总让我想起教室窗外那棵老梧桐。春天飘絮时,我会把飞絮想象成飘散的逗号;深秋落叶时,又觉得那些金黄的叶片像极了书页间的书签。书包侧袋常年揣着牛皮本,就连课间操后的十分钟,也能蹲在花坛边记下玉兰花苞鼓胀的模样。
给自己取名"陆霖"那晚,我对着字典翻了整宿。"陆"是六书造字时的沉稳,"霖"是《诗经》里"雨我公田"的绵长。月光透过纱窗在纸上游走,忽然懂得汉字里藏着山河脉络——露珠虽小,能映朝阳;甘霖虽柔,可泽厚土。
周末最爱蹬自行车去城郊的稻田。看农人弯腰插秧的弧线多像顿笔,听布谷鸟的啼鸣恰似平仄。有时云絮掠过高压线塔,恍惚觉得那些银线是五线谱,而我们都是跃动的音符。回家路上买支老冰棍,甜味化开时,本子上已长出几行带着稻香的小诗。
枕边那盏小夜灯常常亮到很晚。钢笔尖在稿纸上沙沙游走,像春蚕啃食桑叶。写累时抬眼望星空,忽然明白为何古人说"文章本天成"——那些闪烁的星光,不正是撒落人间的灵感碎屑吗?
清晨六点,我总爱趴在书桌前看天光破晓。昨晚默写的《岳阳楼记》还摊在案头,铅笔盒里躺着五颜六色的荧光笔——它们像等待检阅的士兵,随时准备为灵感披上战袍。
妈妈说文字是时光的琥珀,这话总让我想起教室窗外那棵老梧桐。春天飘絮时,我会把飞絮想象成飘散的逗号;深秋落叶时,又觉得那些金黄的叶片像极了书页间的书签。书包侧袋常年揣着牛皮本,就连课间操后的十分钟,也能蹲在花坛边记下玉兰花苞鼓胀的模样。
给自己取名"陆霖"那晚,我对着字典翻了整宿。"陆"是六书造字时的沉稳,"霖"是《诗经》里"雨我公田"的绵长。月光透过纱窗在纸上游走,忽然懂得汉字里藏着山河脉络——露珠虽小,能映朝阳;甘霖虽柔,可泽厚土。
周末最爱蹬自行车去城郊的稻田。看农人弯腰插秧的弧线多像顿笔,听布谷鸟的啼鸣恰似平仄。有时云絮掠过高压线塔,恍惚觉得那些银线是五线谱,而我们都是跃动的音符。回家路上买支老冰棍,甜味化开时,本子上已长出几行带着稻香的小诗。
枕边那盏小夜灯常常亮到很晚。钢笔尖在稿纸上沙沙游走,像春蚕啃食桑叶。写累时抬眼望星空,忽然明白为何古人说"文章本天成"——那些闪烁的星光,不正是撒落人间的灵感碎屑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