情绪的气球:学会松绑才能飞得远
浏览:2782 次
0篇评论
去年暑假在游乐园打工时,我总看到小朋友攥着气球追跑。那些被吹得鼓胀的透明泡泡,若被攥得太紧就会"啪"地炸开,若是松松地牵着线,反而能在风里轻盈起舞。这让我想到,我们的情绪何尝不像这些气球?
巷口修车铺的老王叔就是个例子。每天清晨五点他就支起摊子,既要给儿子攒大学学费,又要照顾卧病的老伴。有次我路过时,正撞见他对着工具箱发愣,布满老茧的手捏着扳手微微发抖。"叮当"一声,他突然把扳手砸在铁皮柜上,惊得屋檐下的麻雀扑棱棱飞走。但紧接着,他竟掏出竹笛吹起《茉莉花》,悠扬的笛声里,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。后来他告诉我,这是年轻时在剧团学的法子,心里憋闷时就吹上一曲。
其实疏导情绪的方式就在生活点滴里。我们学校心理社最近在走廊摆了面"解忧墙",让同学们用便利贴写下烦恼。有人画哭脸,有人写歌词,还有人把纸条叠成纸飞机投向窗外。上周路过时,我看见有个高三学姐在纸条上写"妈妈化疗第三次",旁边不知谁添了句"抱抱你",还用红笔画了颗爱心。
古人常说"一张一弛,文武之道"。我邻居陈阿姨是位急诊科护士,她总在阳台种满多肉植物。她说捧着喷壶给这些胖乎乎的小家伙浇水时,消毒水的气味会变成泥土的芬芳。窗台上那盆虹之玉,圆滚滚的叶片在阳光下像串透亮的糖葫芦,任谁看了都会心头一软。
气球飞得远不远,关键看我们是否懂得松绑。就像爷爷总念叨的,心里搁着事别硬扛,去江边看会儿白鹭,或者蹲在菜场看金鱼摆尾,让烦恼顺着水流走。当我们学会给情绪留些呼吸的空隙,生命自会找到向上的力量。
本文图片及内容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管理员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