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学家的三颗种子

 浏览:2829 次
 0篇评论

夏夜蝉鸣中,我总爱盯着星空发呆。当流萤掠过老槐树时,总有个念头像萤火般忽明忽暗——如果我能成为科学家,定要在人间播撒三颗希望的种子。

第一颗种子要种在饭碗里。记得小时候用竹筒装饭,竹香会沁入米粒。我想用玉米淀粉与甘蔗渣,做出能保留食物温度的环保餐具。它们该有竹筒的弧度,釉色如雨后新荷。野餐结束时,这些餐具会在阳光下化作蒲公英般的绒絮,托着残羹剩饭沉入泥土,就像去年春天我埋下的凤仙花种,来年又能开出新的生命。

第二颗种子要种在云朵里。我要造台钢铁向日葵,六米高的花瓣能捕捉二氧化碳。当叶片在风中旋转时,内部的分子筛会将废气过滤成液态营养剂。去年参观农场时,看见干裂土地上的麦苗,就像老人手背凸起的青筋。若把这些营养剂注入滴灌系统,麦穗定能弯成月牙般的弧度,让炊烟里飘着麦香。

最后一颗种子要种在声音里。晚自习时空调外机的轰鸣总让人心烦,我想设计个消音魔方,表面布满蜂巢状小孔。它吸收声波时,内部芯片会将噪音转化成《小星星》的旋律。上周路过工地,看见打桩机震得梧桐落叶纷飞,若把这样的魔方挂在梧桐枝头,飘落的叶片也许能拼成五线谱的形状。

爷爷常说"苔花如米小,也学牡丹开"。我的发明或许稚嫩如苔藓,但若能给快递饭盒添抹竹香,给建筑工地送去段旋律,给老农省下几袋化肥,便不枉这些在星夜里萌芽的奇思妙想。科学家的梦啊,本就是从点滴开始生长的藤蔓。

本文图片及内容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管理员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