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雨润物处 百年正扬帆

 浏览:3290 次
 0篇评论

春夜雨丝细密如织,窗台茉莉在雨帘中舒展新芽。我伏案重读《春夜喜雨》,忽闻檐角雨滴叩击青砖,抬眼望见院中紫藤正承接着雨露的滋养。这雨穿越时空,浸润过百年前的马江潮声,此刻正落在我窗前的绿叶上。

百年前的雨裹挟着硝烟,浸湿了马尾港的炮台。1884年立秋刚过,法军铁甲舰突袭闽江口,船政学堂的钟声淹没在炮火中。彼时管带张成率将士以木帆船迎战铁甲舰,江水与血水交融。船政局学堂的图纸被雨水浸透,却始终紧攥在中国工匠的掌心——那场雨中,有人用脊梁托起民族最后的尊严。

1978年春风化雨时,马尾港的龙门吊重新轰鸣。第一艘万吨轮"喜鹊号"下水那天,老船工把珍藏多年的造船笔记轻轻放在甲板上。雨丝斜斜地落在泛黄的纸页上,工整的楷书字迹在雨中愈发清晰:"左宗棠督造,同治五年"。对岸的渔火与港口的探照灯在细雨中相映,仿佛海峡两岸互致问候的眼波。

今晨雨霁,我漫步船政博物馆。阳光穿透云层,为镇馆之宝"平远号"铁锚镀上金边。展柜里光绪年间的造船罗盘,铜针依然指向正南。临江凭栏处,新下水的科考船正鸣笛启航,白色船身划开粼粼波光,恰似裁开一匹江南春水的锦缎。

本文图片及内容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管理员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