烟火里的年味与成长
浏览:3413 次
0篇评论
除夕夜的烟火划过天际时,表弟攥着仙女棒在院子里疯跑。我蹲在台阶上剥橘子,看火星子溅在青砖缝里,忽然想起自己十岁时也曾这般蹦跳着把新棉袄烧出窟窿。那时父亲总说我是"窜天猴",现在倒成了他口中"稳当的大姑娘"。
厨房里飘来炸丸子的焦香,妈妈往我嘴里塞了颗刚出锅的藕合。滚烫的油星子沾在围裙上,她鬓角的白发在油烟里忽隐忽现。我忽然觉得这场景像极了老电影里的定格画面——原来岁月真的会把某些东西悄悄烙在记忆里。
初五包饺子时,奶奶把面团擀得薄如蝉翼。我学着她的手法捏褶子,却总把饺子包得像蔫茄子。老人家笑着往我脸上抹面粉:"急不得,日子要慢慢过,褶子要轻轻捏。"案板上的面粉簌簌落下,恍然明白有些传承比想象中更温柔。
守岁那晚我偷偷溜上阁楼。褪色的铁皮盒里躺着小学得的奖状,还有半截没放完的摔炮。窗外的烟花此起彼伏,手机里同学群正热闹地抢红包。两种喧哗在夜色里交织,竟意外地调和成某种安心的节拍。
正月十五返校那天,我在书包侧兜发现奶奶塞的芝麻糖。校门口玉兰树已鼓着花苞,忽然想起班主任说过的话:"年节就像书签,帮我们在岁月长卷里做好标记。"晨光里咬碎糖块的脆响,竟比任何闹钟都更能唤醒春天的期许。
本文图片及内容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管理员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