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安街上的守望

 浏览:3341 次
 0篇评论

晨光穿透薄雾时,电视机里的礼炮声惊醒了檐角栖息的鸽子。我揉着惺忪睡眼,看见屏幕里200位仪仗兵踏着正步走向国旗杆,军靴撞击地面的声音像敲在历史长卷上的标点——121步,恰好丈量着甲午海战的硝烟到今日长安街的晨晖。

当银发老兵方阵缓缓驶过观礼台时,邻家老爷爷突然摘下老花镜擦拭。他总说年轻时给游击队送过草药,此刻却像孩童般踮脚张望。有位坐在敞篷车里的老战士颤巍巍举起右手,行了个不够标准的军礼,观礼台上瞬间绽开无数闪光灯,像夏夜忽降的流星雨。

望着空中梯队拉出七色彩烟,突然想起语文课本里泛黄的照片。1949年开国大典,仅有的十七架飞机要绕城两圈充数。此刻掠过蓝天的"歼-20"机群,翅膀下是新建的鸟巢体育馆与流光溢彩的央视大楼。长安街两侧的银杏树沙沙作响,仿佛在向长眠地下的周总理细语:您看这十里长街,已是万家灯火映繁星。

暮色渐浓时,广场上的白鸽重新飞回檐下。我摩挲着爷爷珍藏的抗战纪念章,金属表面有细密的划痕,像极了老兵们脸上的皱纹。网友说这是最后一代亲历者的集体告别,但那些在战火中淬炼的勇气,早已化作春泥滋养着新时代的土壤。当礼宾车驶过复兴门,路牌上的鎏金大字在夕阳里闪闪发亮。

本文图片及内容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管理员删除。